传奇
梦幻西游
剑侠情缘
天龙八部
魔兽世界
绝地求生
王者荣耀
论坛
BBS
积分: 0
设置
道具
勋章
任务
退出
登录
注册
用户名
Email
自动登录
找回密码
密码
登录
立即注册
呼风唤雨
>
论坛
›
游戏论坛
›
王者荣耀
返回列表
查看:
119
|
回复:
0
王者荣耀中的文学课——《楚辞•九歌》
[复制链接]
嚯嚯大师
嚯嚯大师
当前离线
积分
9
3
主题
3
帖子
9
积分
新手上路
新手上路, 积分 9,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
新手上路, 积分 9,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
积分
9
发消息
发表于 2023-1-5 18:24:47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阅读模式
最近王者荣耀又出了两款情侣皮肤——瑶和云中君,而这两个角色其实均取自文学作品《九歌》——云中君出自《云中君》,瑶出自《山鬼》。而《九歌》出自《楚辞》,《楚辞》出自楚国。
在我看来,《九歌》就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张音乐专辑,而且还是我们所谓的“概念专辑”——整体感强,主题鲜明:对各神祇的祭祀。
当时的周王朝,自周公推行礼乐制度,再加上孔子苦口婆心到处演讲后,大家也变得越来越理性,不语怪力乱神了,北方各诸侯国的祭祀频次逐渐降低,而楚国因为地处偏南,地域辽阔,其实在春秋早期是与周王室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的。
举个例子——大家都知道春秋五霸:齐桓晋文楚庄,后面还有两个有争议,按《史记》说法是秦穆公和宋襄公,按荀子说法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,到底是谁我们这里不用管,就看前三个霸主。齐桓是什么,是公;晋文是什么,也是公;就这个楚庄,他称王。在春秋时期就敢称王的实在没几个,战国时候又多了点,比如什么梁惠王即魏惠王,还有齐威王齐宣王等等。
楚国一开始并不怎么响应所谓的礼乐制度,一直到了春秋后期战国时候,跟中原的交流才变得频繁。因此楚国当地的“巫文化”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。
现在我们知道:中国两大诗歌源头甚至是文化源头,就是“北诗经,南楚辞”,一个现实主义,一个浪漫主义。
楚国到了屈原那时候就刚好处在一个阶段:在已经受到了北方中原文化的影响下,还保留着当初楚国的巫文化。
而《九歌》就是源自楚地的巫文化,现在的通行说法是:《九歌》原本是祭祀歌曲,后来由屈原整理改编流传于世。
备课时也看过一些对《九歌》的评论,认为屈原果然很自恋,就连改编祭祀的歌,都要把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加进去,说什么你思念我,而我对你做了什么,比如“捐余玦兮江中,遗余佩兮醴浦”(《湘君》)、“与女游兮九河,冲风至兮水扬波。与女沐兮咸池,晞女发兮阳之阿”(《少司命》)、“既含睇兮又宜笑,子慕予兮善窈窕”(《山鬼》)……
而另一种比较鲜活有趣的解读法,则认为《九歌》的基本情节是“人神恋爱”,往往以人神恋爱的成功来象征祭祀的成功。
如果是女神,就用男巫去请;如果是男神,就用女巫去请。因此,这些男女巫师,应该都是俊男美女,人间绝色。
这么一来,是不是觉得《九歌》有意思多了?而且很多充满了第一二人称句子也解释得通了。
但“人神恋爱”说,也不能把《九歌》里的章节一概而论,接下来我们会分篇介绍。
先总说《九歌》,题目虽说是“九”,但其实有11篇,按照现在的通行说法:开篇《东皇太一》是主祭神和迎神曲,结尾《礼魂》是送神曲,中间9篇则是详细的陪祭神,也正是这9篇最具文学价值。
第一篇《东皇太一》,
也是王者荣耀中的一个橘色,是主祭神,可以理解为众神之首,内容是迎神。
大概是说:
我们选好了良辰吉日,您啊,可以下来享受我们的祭祀了。我们这里有很多好吃的,好看的,敲锣打鼓,唱好听的歌。祝愿您快乐安康,当然也请您保佑我们,谢谢。
第二篇就是《云中君》。
关于“云中君”到底是什么神,文学史上猜测纷纭。最直观的说法自然是云神,而且有名字:丰隆,也叫屏翳。也有说不可能是云神,因为从来没有人祭祀过云神;有说应该是云梦泽之神;还有说是电神,就因为云中会闪电?那也可以是雨神。又有人认为是月神,我手中这本书就是从了月神之说,我觉得不太合理。
楚地多云,云梦泽为什么叫云梦泽,因为云多如梦境,甚至浓雾在现象上也可以是云的一种。古时候南方瘴气重,密林绵延,远远望去,浓雾就像一大片落地的云。因此,这个“云”不止是天上的云,可能还包括了地上的云。
雨雾雷风雪在现象上都来自于云(在科学上也是),“云中君”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神。
这里顺便阐发一下我自己的一个观点,这个观点在我读先秦散文的时候总会想到,特别是在我不满意的注解的时候,观点是这样的:
字词的意义在历史的线轴上是在不断分化、不断地精细化的。
这也使我觉得许多后世的解释并不能与古文中的原意对上,很多情况下,只能部分或片面地对上,特别是先秦古文。
应该承认,古字古语其语义的“浑厚”性、“混沌”性以及“异地”性——那时候文字还没得到统一。许多古字古语所包含的意义通常都较为宽泛,秦统一文字后,算是肃清了文字的“异地”性,而文字的“浑厚”性和“混沌”性也随着后世字词的增多,分工的明确,而慢慢被分化分解。因此,有不少字词若再以当今时代的单一的意义去解释恐怕是不妥的,必须复合解释。
把这个观点再推进一步:
或许古文在其成文的年代本身就多义,很多古语本身就是双关,甚至有歧义呢?而又或许这种多义、双关甚至歧义本身就是作者所要追求的呢?
这个概念可以解释为什么部分先秦古籍意义难解,即使从汉代开始就有大量的经学大师为之作注,直到近代未曾间断,但依然有很多地方解释得不通顺,无法令人信服,而有的地方直接无法解释,全靠猜测。
看古书,注解跟原义可能是有出入的,这点出入,要靠自己去体悟,去补充。
再岔开说说,在我看来,
文言文就是一门外语——起码是半门外语,因为它的词义,特别是语法跟现代文的差别是很大的。学语言,体悟很重要。
什么叫翻译,是指异国的文字的意思就是这个翻译过来的本国的字词吗?不是,而是异国的那个字词,跟本国的众字词中的这个字词所能对应的面最广,而异国的字词和本国的字词可能还有不少“副意义”在,则不一定是对得上的。
好,说回云中君,到底什么含义,很简单,要复古——他就是一个藏身云中的神,跟云有关的一切现象都管:雨,雾,雷,雪(如果楚国下雪的话)或者还有风。
《云中君》这篇很短,基本意思是:
我沐浴焚香,天还没亮,云中君,就带我飞了,从天上看地上的风景,很漂亮。哎,如今我很想念你啊。
最后一句可以看作是“我”飞完后回到地上,望见云中君离去后的叹息。
《湘君》可以和《湘夫人》一起读,两者的内容是有对应的。
关于“湘君”和“湘夫人”的指代,历代大概有三种说法:第一种,湘君和湘夫人是舜帝的两个妃子——娥皇和女英(湘妃竹就是她们的典故);第二种,湘君是舜帝,湘夫人包括了两人,即娥皇和女英;第三种,湘君就是湘君,湘夫人就是湘夫人,两者同为湘江水神。
现在的通行说法是湘君何湘夫人是一对,这两篇各自抒发对对方的思念,但也不排除这是巫对神的爱慕恋歌。
《湘君》内容大概就是:
你不来见我,留我在水中央,我打扮得很漂亮,乘舟而行。湘江无波,江水安静地流,你还是不来,留我在风中。后来我驾着飞龙到处走,你也在为我叹息吧,我想。我想你啊,想着是不是你不爱我了!我想约你,你却说没时间。我继续到处走,我把我的玉佩都扔入江中,还采来岸边的香草要送给你。时间一去不复返啊,这样也算勉强逍遥吧。
《湘夫人》内容大概:
你降落在湖北边的小洲,眼里装满忧愁,秋风吹过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花鸟都好看,但我想你却不敢说。只能远远看着,水慢慢流着。我骑马散心到处游览,听到你说想见我,我就飞奔到你身边,要跟你远走高飞。我们在水中盖房,用各种香草装修,富丽豪华,众神都来恭贺我们。我把我的玉佩和衣服都扔进江中,采香草送给远去的你。时间一去不复返啊,这样也算勉强逍遥吧。
如果这是巫对神的爱慕的话,那么,前一篇表示祭祀失败,后一篇则成功了。
接下来是《大司命》。
这篇应该是对话,要分角色演唱扮演,否则读不懂,很多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就会显得混乱,至少得有两个角色:“大司命”和“巫”,“巫”还应是“女巫”,因为看诗句可推测“大司命”应是男性。
大司命,主掌人的寿命。内容大致是:
大司命:天门开了,我乘云而下,用风作为先驱,用大雨清洗尘土,我翻过高山,看这天下,人命皆在我手!
女巫(对话):高空飞翔,我尊敬你,我来当你的导游,一起看看这世界。我采花送给你,我已经老了,要靠你了。
女巫(陈述):大司命乘着龙车,飞走了,我越想越哀愁,但哀愁也不是办法,人命都是有定数的,面对离合又能做什么呢?
《少司命》写得很好。
少司命主掌子嗣,看诗句可推测是位少女,由男巫跟她恋爱。内容大概是:
秋兰蘼芜,罗生堂下,绿叶素枝,芳香醉人。人们都有了漂亮的子女,你为何还不开心呢?秋兰青青,绿叶紫茎,满堂美人,而你只与我四目相对。来无言,去无语,乘风载云。悲莫悲兮生别离,乐莫乐兮新相知。你穿得很好看,但总是来去倏忽。晚上在郊外过夜,你又在云里等着谁呢?我与你一起游山玩水,风吹起水波浪。我与你在天池沐浴,让日出的阳光晒干你头发上的水珠。我望着你,你却没再回来,我迎着风,唱起歌:你是如此华美,能上九天安抚星星,你手持长剑保护我们的子女,你就是我们的女神。
《东君》是祭太阳神。
主要内容是:
日出东方,照我马儿徐徐缓行,天就要亮了。于是我驾着龙车,挂起云旗,来了。我叹了口气,其实不想这么早就离家的。我的动静吸引了许多人,他们都看得不想睡回笼觉了。又敲锣又打鼓,唱歌还跳舞,随着音乐节拍,众神都来了,遮天蔽日。我用青云当上衣,白云当下衣,弯弓射天狼,射完就要走,北斗舀起一勺酒,喝完一甩缰绳,拜拜了各位。
《河伯》祭河神。
说起河伯,其实我对他的印象不好,因为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叫“河伯娶妻”,竟然还要女婴。所以在我眼里,河伯就是一个有恋童癖的秃头中年男子。
他的篇章较短:
和你一起游九河,风吹起水波,乘着水车,驾着两条龙。登上昆仑看看,心飞扬,日落忘了回去,想念我的河,睡不着。鱼鳞造的房子,贝壳造的宫殿,神在水中干嘛?乘着龟鳖在捉鱼。和你在河边游玩,你握我的手要往东去,我送你到南浦,波涛来迎接你,鱼儿来跟我道别。
《山鬼》应该是《九歌》里面最被后世人喜欢的一篇,
传说山鬼的原型叫做瑶姬,也就是王者荣耀中的角色——瑶的原型。
就像我之前说的,先秦的文字含义宽泛,鬼还不是只有现在的鬼的意思,还含有接近于神的一层意思,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灵,带了点幽魅轻灵的观感。山鬼可以理解为山神,或山之精灵。
山鬼就不翻译了,希望大家直接读原文。
大致是讲山鬼爱慕我,要来见我,但是我“独处幽篁终不见天”,而当我终于出来的时候,却已经错过了相见的时间,于是我独立于山顶之上,“云容容兮在下”。接下来的描写非常好看,就不说了。
至于山鬼为何会爱慕我?为何爱慕我却又见不到我?
后来我猜想,这可能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:
人是会老的,也就是说,巫是要换人的。之前祭过山鬼的男巫,山鬼其实是很喜欢的,而男巫也喜欢山鬼,他们每次通过祭祀得见,但是人会老,男巫终于被替代了。
所以,当我被换下的时候,山鬼就见不到我了,山鬼想见我,我也想见山鬼,但是我现在“独处幽篁”,我被换了,其实也不一定是年纪大了,也可能是我犯了什么错,或者我压根没犯错,却是被人用阴谋诡计给换了下去——这剧情冲突就更大,可以写一篇小说。
巫是会换的,而祭祀对象却不会变,所以,有恋爱有分离,就会有故事发生。
接下来是《国殇》
,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们。
李清照为项羽写过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,“鬼雄”即出自此篇。
简短易懂不翻译。
最后一篇《礼魂》是送神曲
,很短不说。
《九歌》让我想起的不仅是诗里描述的浪漫和奇幻的景象,更有他们在表演这些歌曲的时我的一些想象。
特别是《山鬼》篇,当我把我的猜想带进去的时候,你想想:一群人在外面祭祀,唱歌跳舞,而我——这个前男巫,却不知为何被困在这幽篁之中,不得再见我心爱的山鬼。热闹和凄清,两相对比,就很有意思。
其他的篇章也是,湘君、湘夫人、少司命都写得很好,对话式的写法,甚至看出了一些戏剧的味道。
俊男美女,唱歌跳舞,热热闹闹,几千年前。
回复
使用道具
举报
返回列表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
手机版
Powered by
Discuz!
X3.4
© 2001-2015
Comsenz Inc.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